扶沟县“厕所革命”升级版:粪污资源化处理年产有机肥万吨,助力乡村振兴
近年来,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进“厕所革命”,旨在改善农村卫生条件,提升农民生活质量。河南省扶沟县作为全国农村改厕试点县之一,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将“厕所革命”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——粪污资源化处理,年产有机肥万吨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
扶沟县位于河南省东部,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。过去,农村厕所卫生条件较差,粪污处理不当,不仅影响了农村环境,还可能对农民健康造成威胁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扶沟县在2017年启动了“厕所革命”,对全县农村厕所进行全面改造。
在“厕所革命”过程中,扶沟县积极探索粪污资源化处理技术。通过引进先进的粪污处理设备,将粪污进行厌氧发酵、脱水、干燥等处理,最终转化为有机肥。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实现了粪污的无害化处理,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,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。
据了解,扶沟县粪污资源化处理项目占地约100亩,年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。项目采用“粪污收集—厌氧发酵—脱水—干燥—有机肥生产”的工艺流程,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全程封闭管理。项目投产后,年产有机肥约1万吨,可满足周边农田的施肥需求。
扶沟县粪污资源化处理项目的成功实施,为全国农村改厕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。以下是该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效:
1. 改善农村卫生条件:通过改厕和粪污资源化处理,农村厕所卫生条件得到显著改善,有效降低了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率。
2. 提高资源利用率:粪污资源化处理将原本无用的粪污转化为有机肥,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,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。
3. 优化生态环境:粪污资源化处理减少了农村环境污染,提高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。
4. 促进农民增收:有机肥的生产和销售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,助力农民增收致富。
5. 推动乡村振兴:粪污资源化处理项目的实施,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,助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。
展望未来,扶沟县将继续加大“厕所革命”力度,推动粪污资源化处理项目向纵深发展。同时,积极探索其他农村环保项目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扶沟县将成为一个环境优美、生态宜居、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