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水县非遗文化走进职校,泥塑、剪纸成为选修课程,传承与创新共舞
近日,商水县在职业教育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班仪式,标志着非遗文化——泥塑和剪纸正式走进职业学校的课堂。这一举措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,让更多青年学生了解和喜爱非遗艺术,同时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。
商水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,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。此次“非遗进职校”活动的开展,旨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职业教育,让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,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,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。
在开班仪式上,商水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表示: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,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。我们将充分发挥职校的教育资源优势,让非遗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,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非遗艺术。”
据悉,此次“非遗进职校”活动共开设了两门选修课程,分别是泥塑和剪纸。课程由当地非遗传承人担任讲师,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技艺,向学生们传授泥塑和剪纸的制作技巧。学生们在课堂上认真聆听、亲手实践,逐渐掌握了这两项非遗技艺。
泥塑,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。在课堂上,学生们通过学习泥塑的制作过程,不仅了解了泥塑的历史渊源,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手中的泥巴,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作品。
剪纸,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,以其简洁明快的线条和丰富的想象力,深受人们喜爱。在剪纸课程中,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剪刀,将一张张普通的红纸剪成精美的图案。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,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观念。
“非遗进职校”活动的开展,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。学生们纷纷表示,通过学习泥塑和剪纸,他们不仅学到了一门技艺,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。一位学生说:“以前总觉得非遗离我们很遥远,现在才发现,原来它就在我们身边。通过学习,我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,也更加自豪。”
此次“非遗进职校”活动的成功开展,为商水县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会有更多像泥塑、剪纸这样的非遗技艺,在校园里绽放光彩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。
总之,“非遗进职校”活动的开展,是商水县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这一活动,让非遗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,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