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阳“泥泥狗非遗工坊”走进校园,20所学校开启传统工艺传承之旅

周口新闻网 阅读:6 2025-07-04 08:07:59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,各地纷纷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。近日,河南省淮阳县的“泥泥狗非遗工坊”走进校园,为20所学校带来了独特的传统工艺课程,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淮阳“泥泥狗”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,源于我国古代的图腾崇拜,具有极高的历史、艺术和民俗价值。它以狗为原型,通过夸张、变形的手法,塑造出各种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。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,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,也承载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。

为了让“泥泥狗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,淮阳县积极推动“泥泥狗非遗工坊”走进校园。此次活动中,20所学校的学生们有机会亲手制作泥泥狗,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。

在“泥泥狗非遗工坊”的指导下,学生们首先学习了泥泥狗的制作工艺。工坊的老师详细讲解了泥泥狗的历史渊源、制作流程以及制作技巧。学生们认真聆听,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。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,学生们开始动手实践。

制作泥泥狗的过程并不简单。首先,需要将泥土捏成狗的形状,然后进行雕刻、打磨,最后上色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,还学会了耐心和细心。经过一番努力,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泥狗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。

“这次活动让我对泥泥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让我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。”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。另一位学生也表示:“通过亲手制作泥泥狗,我明白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,以后我会更加关注和爱护我们的传统文化。”

淮阳县“泥泥狗非遗工坊”走进校园活动,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传统工艺的魅力,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。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、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

据了解,淮阳县将继续推动“泥泥狗非遗工坊”走进更多学校,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同时,淮阳县还将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,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。

在新时代背景下,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。淮阳县“泥泥狗非遗工坊”走进校园活动,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。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,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周口新闻网,周口新闻,最新周口消息,周口民生新闻,周口人点新闻